周末的午后,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客厅的地板上,几个好友围坐在茶几旁,手里攥着花花绿绿的卡牌,眼神里闪烁着“阴谋”的光芒——没错,我们又开了一局《三国杀》。
作为一款集策略、演技与“塑料友情”于一体的桌游,《三国杀》的日常对局总能上演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,今天这局,更是将“坑队友”和“神操作”发挥到了极致。

“忠臣”的自我修养
小A抽到了“主公”刘备,信心满满地开局,我默默翻开身份牌——“忠臣”,顿时使命感爆棚,决定誓死护主,小B(内奸)演技精湛,全程高呼“主公万岁”,一边偷偷给小A塞【桃】,一边用【顺手牵羊】掏空我的手牌,当我终于发现不对劲时,小A已经被忽悠得对我用了【杀】,还义正言辞:“你这反贼演得挺像啊!”
结局:忠臣含冤阵亡,主公幡然醒悟时,小B已笑到拍桌。
队友的“致命辅助”
老张选了华佗,号称“奶遍天下”,结果轮到队友残血时,他掏出一张【无懈可击】,得意道:“放心,我保你!”——然后反手用【无懈可击】抵消了敌人对他的【乐不思蜀】,完全忘了队友正被集火。
经典台词:“啊?你不是要我保自己吗?”
内奸的“奥斯卡时刻”
最绝的是上局的小C,抽到内奸后秒变影帝,先假装和反贼联手干掉主公的忠臣,再“悲痛”地指责另一个反贼:“你居然杀忠臣!我看错你了!”最后在主公感激的目光中,掏出一张【南蛮入侵】终结比赛。
众人:“……这演技不去横店可惜了。”
牌桌上的“玄学”
玩《三国杀》,总有些玄学时刻:
- 每次手握【闪】必被【杀】,没【闪】时敌人连出三张【万箭齐发】。
- 判定【乐不思蜀】永远是天妒红桃,【兵粮寸断】必摸黑桃。
- 最绝望的,是队友临终前给你塞了一手【杀】,而你偏偏是张角……
《三国杀》的乐趣,或许就在于这些“血压飙升”又笑到肚疼的日常,一局结束,输赢早已不重要,只剩下满屋子的吐槽:“下次能不能别首刀我?”“你那叫忠臣?分明是反贼头子!”
而这样的故事,大概还会在无数个周末的牌局里,继续上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