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PC游戏平台的世界里,Steam和Uplay(现更名为Ubisoft Connect)的关系一直微妙而复杂,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戏分发平台,另一个是育碧旗下的专属启动器,两者看似合作,却又暗藏竞争,而夹在中间的玩家们,则常常需要面对一些令人头疼的体验问题。
Steam上的Uplay游戏:双重启动的烦恼
许多玩家在Steam上购买育碧游戏(如《刺客信条》《看门狗》系列)时,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:即使通过Steam启动游戏,仍需额外安装Uplay客户端并登录账户,这种“双重启动”机制不仅增加了操作步骤,还可能因平台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启动失败或延迟。

更令人无奈的是,部分游戏的DLC或联机功能可能要求玩家同时在两个平台上保持在线状态,一旦任一平台出现网络波动,游戏体验便会大打折扣。
育碧的“平台自立”野心
Uplay的存在并非偶然,育碧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动自家平台的发展,通过独家内容(如早期测试、专属奖励)吸引玩家直接通过Uplay购买游戏,尽管Steam能为育碧带来庞大的用户基数,但育碧显然更希望将玩家引流至自己的生态系统中。
近年来,育碧甚至将部分新作(如《纪元1800》DLC)设为Uplay独占,或延迟上架Steam,这一策略虽引发争议,却也体现了育碧对平台自主权的重视。
玩家的妥协与选择
面对双重平台的困扰,玩家们逐渐分化出不同策略:
- Steam忠实派:为了统一的游戏库和Steam社区功能(如评测、创意工坊),忍受Uplay的繁琐。
- Uplay直接党:放弃Steam的折扣和便利,直接通过Uplay购买以避免双重启动。
- Epic阵营:部分玩家转向Epic Games Store(育碧与其有深度合作),享受更低的分成和独家优惠。
合作还是对立?
随着Epic、GOG等平台的崛起,Steam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,育碧是否会彻底脱离Steam尚不可知,但可以预见的是,平台之争的核心仍是“玩家体验”,如果Uplay能优化启动效率、增强社交功能,或许能赢得更多用户;而Steam若想留住第三方厂商,则需在分成政策和服务上做出让步。
Steam与Uplay的纠葛,本质是游戏行业平台竞争的缩影,作为玩家,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厂商的策略,但可以通过选择发声:无论是要求更流畅的跨平台体验,还是用消费投票支持更友好的分发模式,最终目的都是让游戏回归纯粹的乐趣——而非困在启动器的加载界面里。
(文章完)
注:本文可根据需求补充具体案例(如某款游戏的跨平台问题)或数据(如玩家调查结果)以增强说服力。
